五年级读后感

朝花夕拾400字读后感(推荐7篇)作文

本文已影响 3W人 

篇一:《朝花夕拾》读后感

朝花夕拾400字读后感(推荐7篇)作文

陈卓微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一部散文集,内容是回忆童年、青春时期的事情,《朝花夕拾》原名为《旧事重提》,以前的事情现在再回忆,好比早晨的花傍晚拾起。

鲁迅先生的文章一般人只能读懂表面意思,像我。《狗猫鼠》在我粗略看的时候,只能知道鲁迅先生仇猫。上网一查才发现这篇文章还蕴含着鲁迅先生对弱小的同情和对暴䖉者的憎恨。

鲁迅先生的童年是丰富多彩的。百草园里听油蛉低唱、蟋蟀弹琴;学堂里折腊梅,寻蝉脱蜕,捉了苍蝇喂蚂蚁,上课偷偷描绣像;听阿长讲"长毛"、美女蛇,听祖母讲老虎向猫学艺;养隐鼠,罩麻雀,东关去看五猖会……充分展现了儿童自由的天性。

鲁迅先生的童年是枯燥无味的。在三味书屋问句"怪哉"便惹得老师很不高兴;满心欢喜地准备去看赛会,却被文亲强制去背“粤自盘古,生于太荒”;更不用说看了《日十四孝图》后,怕听见父母愁穷,怕见白发的老祖母了。封建的教育禁锢着孩子的天性,封建的孝道摧残着儿童的心灵。

后来,鲁迅先生的父亲病了。在庸医的耽误下亡故了,家道从此中落,鲁迅先生从小康之家坠入困顿。故乡待不下去,于是去了学堂,又去了学院,又到国外去,去了日本。为文亲求医问药的经历,使他定下了医学救国的宏愿。但是,“闲看抱毙犯人的人们”“喝醉似的喝彩”却让作者明白了救国第一要著便是改变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要推文艺。于是弃医从文……

读《朝花夕拾》,惊叹这平淡的语音构思的巧妙,憎恶着这个社会阶层地位高低制的残酷,体会鲁迅先生热爱自由,向往自由……

篇二:《朝花夕拾》读后感

黄昱宜

鲁迅笔下的《朝花夕拾》是别具风味的,在那个充满黑暗腐朽的年代里,鲁迅以笔为刀,划破旧时代社会腐败的思想,批判了那些所谓的"正人若子"的所作所为。

从《狗猫鼠》这篇文章可以看出鲁迅小时是一个多么天真可爱的男孩,会因为长妈妈踩死了心爱的小隐鼠而愤怒,故意称长妈妈为"阿长,后来又因为长妈妈给他买来心心念念的《三海经》又不讨厌长妈妈了。

鲁迅写的文章一般都是一针见血,比如他在写《父亲的病》里以一个极为讽的传说开头,指出了那些所谓的"名医"草菅人命、弄虚作假的态度。他们知道父亲已无药可救了,还要故弄玄虚,表达出鲁迅对当时社会封建思想的厌严与反对。最后父亲还是要走了,在《父亲的病》中,还可以看得出鲁迅对父亲的爱,不让父亲被病痛苦苦折磨,想着快点安息,好让父亲不再疼痛下去。

我认为我最害怕的便是其中一篇《狂人日记》。自古至今多少人吃过人?也许是封建的旧社会思想罢?黑暗吞没了人心,欲望蒙蔽了夜眼。不禁想象那些吃人的人的样子,实在可怖——肯定是青面猗牙、凶神恶煞,肯定是满眼贪婪的,恶心的。

我敬佩的鲁迅,他是义勇刚正的,是正义无畏的,也是一个不被旧社会封建所束缚的。在光明之前总要经历黑暗,而在那黑暗的年代,总要有一个正义的人出现,那个人得无所畏惧,要不屈不挠。所以,鲁迅的出现正是带我们走向光明的那个人。

篇三:《朝花夕拾》读后感

黄思漫

《朝花夕拾》是被寓为“民族魂"的鲁迅先生创作的,"朝花夕拾"顾名思义“早晨盛开的花朵凋谢了仍能拾起来”。

在这本书中,写到了鲁迅儿时的保姆叫"阿长",但“阿长"只有祖母这么叫她,鲁迅和她的母亲以即其他人都叫她"长妈妈。"长妈妈生得黄胖而矮,是个迷信守旧但却善良忠厚的人。她睡觉时,总摆着“大”字的姿势,挤得儿时的鲁迅没有翻身的余地。不仅如此,她还常常管着鲁迅,总是切切察察",而且还有一些人烦的规矩,所以一开始,鲁迅对她有一些不耐烦。后来阿长踩死了隐鼠,鲁迅因而对她产生了憎恨。

但就是这样一个看似满身缺点的妇女却在全书中,令我印象最为深刻。

的确,阿长是一个迷信守旧的人,一次清晨将鲁迅从睡梦中叫醒,只为让鲁迅给她说几句“恭喜”。但她也是真的爱鲁迅,也是真的善良。

当鲁迅在渴慕着《山海经》时,阿长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带着《山海经》给了鲁迅。当时的阿长没有文化,连《山海经》都读成了“三哼经",但她做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鲁迅也一改之前的态度,对阿长只剩敬意了。

这件事足以看她的善良。因为她的善良给儿时鲁迅幼小的心灵灌输了良好的道德观念,所以成年后的鲁迅同情劳动人民和受压迫者。

篇四:《朝花夕拾》读后感

邱诗彤

《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一部回忆性散文,我从中感受到了鲁迅对故乡童年的怀念和对封建社会的教育的批评,写得可谓是妙笔生花!

这本书中有一篇《藤野先生》,我读来十分感动。藤野失生是鲁迅在日本学医时的老师,对鲁迅十分关心,他一一纠正鲁迅笔记上的错误,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纠正了。这样一直持续到他教完他所担任的公课。在他知道中国人很敬重鬼时,还担心鲁迅不肯解剖尸体,为他解围。藤处野先生诚恳、正直、真挚的爱,给了在异国他乡的鲁迅极大的鼓励。

藤野先生让我联想到在中国抗日战争时的一位加拿大医生白求恩,他来到中国,兢兢业业地工作,救死扶伤成了他的最高使命。在面对即将爆发的战争时,他毫不退缩,丝毫没有回国的意思,坚持留在了中国,最终在为病人做手术时不幸感染,不久便离开了人世。

藤野先生和白求恩医生一样,他们都为自己的使命拼搏着。而我们,我们最高的使命不是报效祖国吗?所以,我们应该一丝不苟、努力去完成自己的梦想和使命。

《朝花夕拾》的内容简短却是一部经典之作,看来想看透这本书,我们还得细细体味啊!

篇五:《朝花夕拾》读后感

林钰宜

《朝花夕拾》这本书的原名本叫《旧事重提》,从文章的表面含义上看,作者像是用了些温情的文字来描述,其实,他把愤怒藏在了深处。有人说,柔软的舌头是最伤人的武器。或许作者正是想达到这个目的吧。

这本书共有十章,都是关于鲁迅先生童年和青年生活的篇章。其中,《阿长与山海经》这个章节回忆了"我"儿时与长妈妈相处的一段经历,刻画了长妈妈善良、朴实的形象。对她寻购并赠送了自己渴慕已久的绘图版的《山海经》,充满了敬意和感激,表达了"我"对长妈妈的深切怀念。同时这件事也彻底颠覆了"我"原先对长妈妈的一切不好的印象,让"我"深受感动。

文中长妈妈是个典型的旧杜会农村好女的形象。她未能享受到受教育的权利,不免粗俗,但她的内心始终终装着最纯真的善良。生活中,父母、师长也经常对我们"啰嗦",我们经常在心里有抵触。其实那一句句的"啰嗦"满含着关切与期待。

《朝花夕拾》这本书用最朴实的语言,把人物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值得我们去细细品赏,感受这其中的奥秘。

篇六:《朝花夕拾》读后感

饶兰霏

细细品味,这夕拾的朝花虽有些年代的沧桑,但又有些鲜活的记忆映在眼前。

对于大家当时都十分热衷的《24孝图》,他没有盲目追随,而是对整个故事都点出他的荒谬,字字在理。长时间的流传,肯定有人发现它的不合理,但无人点出,他的勇敢在此体现。在《父亲的病》中,鲁迅先生对于父亲,他有小小的遗憾,在《阿长与山海经》中,他由误会、不喜到释然,祝福;在《藤野先生》中,对藤野先生,他有着感激……

对于鲁迅的认识,我一直停留在语文书上那简练而又死板的介绍中:"鲁迅,姓周本名樟树,字豫才,后又名树人,坚持自话文,代表作品《狂人日记》,《呐喊》《彷徨》等。"他有着鲜明的情感,如诗人的细腻;有着强烈的爱国意志,如革命者的刚烈;有着极好的文笔,如作家的善于表达。鲁迅集诗人,革命著、作家的身份于一体。"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儒子牛。"他有正面的生死观,忧乐观,不愧为一代伟人!

《朝花夕拾》这本散文集,结合了我们人身上一生中的所有情绪,让读者身临其境。鲁迅先生不仅有着极好的才华,而且还有极好的情感,让我十分佩服。

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像鲁讯先生学习,如:勇于面对生活中的困难,积极向上,既要了解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也要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为祖国做出贡献。

篇七:《朝花夕拾》读后感

郑越斯

《朝花夕拾》又名《旧事重提》,这本书的作者名为“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被毛泽东誉为“民族魂”。

《朝花夕拾》这本书,共分为十章,如“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等,都记述了鲁迅从一个天真的孩子成长为一个热血青年的一个个生活片段……在我读这本书时,印象最深的也是最喜欢的是《阿长与山海经》,在这一个故事中有一个人物是长妈妈,她生得黄胖而矮,由于当时社会风气的影响,她有愚昧,迂腐,迷信的一面,也有朴实,勤劳,可爱的一面。

在这章故事的开头作者讲述了自己为什么憎恶长妈妈,是因为他得知了长妈妈谋害了他的隐鼠。而长妈妈同时懂得了许多规矩,但让他对长妈妈产生新的敬意的还是四本带画的《山海经》。而在文章的最后作者回想起了他的保姆,即长妈妈,辞了这人世,大概也有三十年了,而作者却还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经历而感到婉惜,"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深深地怀念了他的长妈妈。

在这本书中我好似亲临了鲁迅先生的童年……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